课程公告: 5.我看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            ”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             》、《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2.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翅翼(    )              红晕(    )                     凝望(    )                     忧戚(    

沉醉(    )              勃发(    )                     枉然(    )                     飘逸(    ) 

摇曳(    )              查(    )良铮

4.解释下面的词语。

(1)忧戚:

(2)枉然:

(3)飘逸:

(4)摇曳:

(5)流盼:

(6)丰润:

(7)沉醉:



1.初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春风、春草。 

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是什么?请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从诗人所表达的内容上看,前两节与后三节主要写了什么?

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

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4.初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5.读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大自然” “充满生机的万物”,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

“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

“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6.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7.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8.再读诗歌,围绕题目“我看”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所描绘的意境。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 、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意境:向晚的春风悄悄地吹过丰润的草地,荡起一片片绿潮,飞鸟在深远的晴空中静静的平展翅翼飞翔,天空中的白云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红晕,无意的流动。

9.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你知道诗人在看什么?在思考什么?

----大自然的美景。

----人生的意义。

10.“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美景?

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11.诗歌中与“我”对应的“你”及“他”指代谁?

这里的“你”指大 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他”指远古的哲人。

12.诗人由“ 我看”之景转到对“你”的交流,交流了哪些内容?

“你”坦然接纳和对待逝去的欢乐、忧戚及远古哲人的热望,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丰rùn(   )                沉醉(   )                忧戚(   )

勃发(   )                  飘yì(   )                màn(   )游

liú(   )盼                  摇yè(   )

2.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原名                  ,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                  ”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                   》《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

3.下列对课文诗句的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D.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云的流盼,鸟的歌唱,树的摇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C.你送来的材料已交给打印室,正在进行打印。

D.走进美丽的地中海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她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对今年的城市规划方案,你是赞成呢,还是反对呢?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D.对联——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常用毛笔竖着写。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6.下列四句人物描写中,哪一句不属动作描写(   )

A.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B.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

C.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办公室。

D.他矮矮的身体,黄里带白的脸色,浓黑的胡子,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正直的慈爱的光芒。

7.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神奇的春雨过滤了人们的私心和杂念,                  春雨迅速滑落到麦根,悄然钻进干涸的土层里。雨和风配合默契,像一把神梳,梳理着一垄垄一片片整齐的小麦。

①一垄垄小麦在返青,粗壮的麦苗,伸出又厚又绿的叶片,像无数手掌,在虔诚地迎接飘然而至的春雨。

②赐予了万物蓬蓬勃勃的生命形态。

③带走尘世的喧嚣与尘浮。

④恰似仙女那双神奇的手。

⑤拂过之处便披上了一层湿润润的薄纱,呈现一片朦朦胧胧的绿意。

⑥山岭沟畔,只要有土的地方,青草就探出尖尖的脑袋,头顶晶莹的雨珠,像个顽皮的孩子在四处张望。

A.③②①⑤⑥④    B.④①②③⑤⑥    C.③②④⑤⑥①   D.④⑤②③①⑥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  看

穆  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938年6月

1.诗歌的前两节描绘了怎样的图画?



2.“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指什么?



3.整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说说诗中的具有什么特点?



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4.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展开想象,说说诗中的风景包括哪些内涵。



2.你认为诗中最迷人的风景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1.润  zuì  qī  bó  逸  漫  流  曳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学生要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重点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加以积累。本题中重点注意“戚”“曳”等字的字音和字形。 

2.查良铮  九叶诗派  穆旦诗集

4.D

【解析】A项,“这些革命战士”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B项,“在世界上”和“国际”重复,任删其一即可;C项,“正在”就表示进行中,与“进行”重复,应删去“进行”。

5.C

【解析】C项,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应删去其一。

6.D

【解析】“矮矮的身体”是形体描写,“黄里带白的脸色,浓黑的胡子,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正直的慈爱的光芒”是神态描写。

7.C


一、

1.诗歌的前两节由四个“我看”领起,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图画。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细读诗歌前两节,不难总结出,诗歌的前两节由四个“我看”领起,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图画。

2.“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指示代词的理解。要想找到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要回到文中,细读代词前后的内容,仔细分析,不难找出其指代的内容。本题中细读所给语句以及语句的上下文,并通读全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不难得出,“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3.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通读全诗,可以看出,全诗以高昂的诗情和优美的笔调高度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哦飞奔的生命”等语句充溢着诗人热情的赞颂,奏响了诗人歌唱自然的凯歌。所以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真挚而又热忱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1.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作答。诗中的“露”的特点: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

2.乐观向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诗歌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由“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等语句可知,文中的露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在生活中,不管我们多普通多平凡,或遇到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4.示例: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矮小的山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三、

1.那桥、那楼、那明月,还有桥上的你,由此可以推想得出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联想到流水、游船和岸柳。

2.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那个站在窗前“看风景的人”。风景因人而动人,每一个人都有着欣赏的眼睛,所以人才是最动人的风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要内容以及主题的体会。这首诗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即人是最美的风景。